新笔趣阁 > 女生小说 > 上吊之前,崇祯掀桌 > 第175章 天下大势

第175章 天下大势

第(2/2)页

钱的话,还能先欠着。

        这样的事情,做梦都不敢想吧!就算是限量,那也是救命了啊!

        过了好一会之后,他们才回过神来,顿时一个个抢着问出心中的疑惑,就想确认,这会不会是做梦!

        底层的官差,其实也是受益者,他们同样在听上官的话之后很是震惊,然后感动,对于面前百姓的想法感同身受,因此便耐心地又解释了一遍。就按照户籍,按片区,按人头发粮。

        确认了这个消息,很快,南京城内,就响了此起彼伏的“吾皇万岁”的声音,就犹如大年三十本该放得炮仗一样,充满了感激和欢庆!

        南京城的大年三十,终于有了过年的气氛了!

        当然了,那些勋贵高官,则都在心中滴血,这个年是过得最糟糕的了!

        皇帝拿他们的钱去收买人心了啊!

        ………………

        与此同时,辽东沈阳崇政殿,也在开一场重要的朝议,亲王贝勒,基本到齐。

        即将过去的这一年,建虏野心勃勃,想着争霸天下,问鼎中原,至少能在中原占据一席之地。

        结果,谁也没想到,倾全国人马意气风发地杀入关内,最终却是损兵折将,灰溜溜地回到辽东。大概有将近四万人马留在了关内,极大地打击了建虏的实力,让盛京城内几乎家家都披麻戴孝。

        虽然说,亲王的数量没变,可实际上是少了一个能征善战,为建虏立下赫赫功劳的和硕英亲王阿济格,多了一个聋了的敬谨亲王尼堪,甚至还略微带了一点疯的感觉。遇到人,老是说明军有一种非常厉害的火器,和雷公一样的,不过没人信。

        不过对建虏影响最大的,还不是这些,而是不同民族之间的信任感已经没有了。

        随着耿仲明和孔有德投明对建虏的打击,并且明国那边为了他们的家小还肯释放建虏俘虏来换,以至于建虏对所有投靠的汉人都很戒备,矛盾开始加深。

        可辽东要是少了汉人,建虏的实力绝对会再下一个大台阶,这不是有远见的奴酋能接受的。

        在即将过去一年,新的一年即将到来之际,满清摄政王多尔衮就试图重振满清的实力。

        这不,就听他对大殿内的亲王贝勒说道:“下半年以来,虽然加大了对生女真的俘虏,可人口的增长还是过慢。且收到消息,说北方还来了吃人肉的恶魔,已杀了好些个生女真的寨子。”

        说到这里,他顿了顿之后又道:“那些吃人恶魔都有火器,似乎是善于用火器的,很有可能在将来某个时候会和我们大清对上。是敌是友,暂且未知!”

        多尔衮说着这话时,皱了眉头,因为他到目前为止,对那些恶魔一无所知,让他很是担心,为此他也加紧了一些措施的布置。

        此时,他看了一眼坐在躺椅上的代善,神情中就更是多了一份担忧。

        在他看来,代善在,遇事还能和他商量,都能以大局为重的。可如今,代善已经病得很重,一般议事都不叫他了。这次的朝议非常重要,便只能把他请来,还得是躺在躺椅上,身上盖着厚厚的貂皮才行。

        代善的眼睛是睁着的,看到多尔衮看向他,便眨眼了两下,算是回应了下。

        多尔衮见了,便又开口说道:“孤和礼亲王、郑亲王有碰头过,觉得虽然胜败乃兵家常事,可我大清败一次就会伤筋动骨,这便是我大清最大的难处了!因为,为今之计最为重要的,是要增加大清人口,唯有如此,才能有实力和本钱与明国一直打下去!”

        听到这话,豪格呵呵一笑,不以为然道:“就是让娘们排队一个个来,那也要十八年后才有人啊!”

        多尔衮仿佛没听到他说话,继续说道:“我们商量了下,最快增强大清实力的法子,便是吞并朝鲜,把朝鲜的人口都归于大清。就目前来说,我们灭掉朝鲜,问题还是不大的!”

        这时候的建虏,早已经打服了朝鲜,并迫使朝鲜改换宗主国,以清代明。

        以前的策略,建虏对于朝鲜,就是掠夺的那种,并不想承担责任,因此只是要其当藩属国而已。

        可如今,经过关内的这次惨败,多尔衮等人已经认识到了,大清的人口实在太少,吞并朝鲜就成了他们的首选。

        明国暂时不想去碰了,但是收拾朝鲜,他们还是有信心的。

        果然,多尔衮说出这个打算之后,多铎便马上接着说道:“这有何能,我领兵去一趟便得了!”

        多尔衮听了,摇摇头说道:“此乃吞并,和以前之战并不同。要得民心,对于投降的秋毫无犯,对于敢抵抗的,绝不手软……”

        当初定好的入关之策,被他拿来对付朝鲜了。总结起来,也是简单,顺之者昌,逆之者亡,剃发易服,最终只有大清国的人,而不再有朝鲜!

        这一代的建虏奴酋,确实没有多少笨蛋,毕竟都是南征北战出来的。

        当多尔衮说完他和代善以及济尔哈朗商量之后的措施时,便得到了绝大部分建虏的同意。

        之所以如此,其实是还有一个原因,那就是建虏今年吃了那么大一个败仗,总要找回场子才行。周边合适找回场子的对象,也只有朝鲜一个而已。

        商议出了结果之后,旨意传下,建虏当中的汉人更是积极,如同尚可喜之类为了表明自己对建虏的忠心,更是争当先锋。

        冬春之际,对于建虏来说,又刚好是动刀兵的时候。

        于是,建虏便决定,来年攻灭朝鲜!

        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
        同是大年三十,成都原本的蜀王宫,如今已是大西帝国的皇宫。

        至于原蜀王朱至澍,和福王一个路数,张献忠都杀进四川了他却一毛不拔,还哭穷。实际上,所有藩王中最富的,就是他蜀王了。结果自然也不出意外,成都被张献忠攻陷之后给活剐了,所有和他有血脉关系的,都被张献忠给杀了。

        此时,鸠占鹊巢,且还升级了,因为张献忠已经在成都登基称帝,大年三十之际,正和群臣共度新年,大摆筵席。

        在他之下,文武分别就席两边,中间歌舞助兴。

        文官这边,依次是左丞相汪兆麟,右丞相严锡命,王国麟、江鼎镇、龚完敬等六部尚书等等;

        武将这边,为首的是他的四个义子,分别是平东王孙可望,抚南王刘文秀,安西王李定国,定北王艾能奇。当然,这时候他们都姓张。之后便是中军都督王尚礼,前军都督王定国,后军都督冯双礼,左军都督马元利,右军都督张化龙等等。

        不管是李自成的大顺国,还是张献忠的大西国,皆是一个特色,那便是文少武多。

        此时,汪兆麟举杯向张献忠奏道:“微臣恭贺陛下明年平定四川,拿下汉中,他日必定问鼎中原!”

        他是南直隶桐城的读书人,于崇祯十五年时,张献忠军克舒城、庐州时投靠了张献忠,为张献忠攻克江北一带府、州、县地方时出了大力,又刚好张献忠原本的军师溺水死了,他就成了张献忠的智囊,开国之后封左丞相兼东阁大学士。

        此时,张献忠听他这么说,自然是高兴,当即举杯喝了。

        就在下半年,原本川北部分是在李自成的大顺国控制之下的,被张献忠攻下,到年末这个时候,他占据了四川大部分地区。只有东部除重庆等之外的地方,还在明国朝廷控制之下。

        也是如此,汪兆麟才会说明年平定四川。

        至于拿下汉中,那是因为汉中乃是粮仓,也是四川图谋秦地,进而觊觎中原的必须之地。因此,张献忠是很想拿下汉中的。

        武将这边,艾能奇听了,冲着对面问道:“说起来容易,不知道汪学士有何策对付那个曾英?”

        曾英之名,在四川大名鼎鼎,屡次击败过张献忠的军队。

        曾英字彦侯,福建莆田人,随父居四川,为人倜傥有武才,喜欢救人之急,时人多赞赏他,号“曾公子”,和《水浒传》中的及时雨宋江差不多那种,但是,比宋江要厉害多了。

        遇张献忠入川,曾英募兵而战,每战必冲锋在前,所向披靡。

        有一次,曾英负伤战败,张献忠四处搜捕曾英,有僧人仰慕曾英,帮助他藏匿,又以千金资助他招募士兵,数日而得万人,曾英负伤而战,又败张献忠,致使张献忠部将殷承柞闻风而降,以顺庆归附曾英。

        因此,对于曾英这个人,张献忠所部,上上下下皆是头疼。也亏了明国并没有重用曾英,让他统领四川之兵,要不然,大西国能不能开国都是个问题。

        此时,一听艾能奇的话,汪兆麟的脸就黑下来了:这大过年的,哪壶不开提哪壶,这不是有病么?

        不过艾能奇是张献忠的四大义子之一,深受张献忠信任,他也没法,只好含糊说道:“曾英,有勇无谋,匹夫也!等天时之时,便能拿他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听到这话,艾能奇又不傻,一下便听出汪兆麟没有办法,正要再说时,却见孙可望向他使了个眼色,然后举杯对张献忠说道:“儿臣愿为先锋,年后替父皇拿下汉中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大过年的,说点好的不行么?

        据探听到的消息,汉中守将马爌是个无能之辈。因此,他想着取汉中更容易些。

        张献忠一听,很是高兴,当即说道:“好,如此,便令你为先锋,年后出发,替朕拿下汉中!”

        说到这里,他哈哈一笑,又道:“黄来儿被朕一怂恿,就自以为了不起了,开国称王,还去打京师,没想着京师没打下来又去打应天府了,这秦地空虚,正是朕取之时也!”

        黄来儿是李自成的小字,他们都是老乡,又一起多年过,自然是知道的。

        他们彼此之间,算是知根知底。在张献忠的眼里,李自成就是个没脑的,不懂得变通。

        比如,当年形势不好的时候,他可以委曲求全,暂时接受招安。但是,李自成那一根筋的,把人马都打没了也不肯被招安。

        这次建立什么大顺国,也是被他说了几句奉承话,表达了个服软的意思,就乐呵呵地开国,然后去打明国京师了!这么一来,明国的兵力必然全被李自成所吸引,他就可以在四川打地盘了!

        此时,听到他的话,汪兆麟便立刻恭维道:“微臣读史,未曾听闻有瞎了一只眼睛的能当天下共主!而陛下英明神武,以后这天下必然为我大西国所有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张献忠一听,当即哈哈大笑,心情很是畅快!

        李自成的破事,他同样知道地很清楚,媳妇都能被人拐跑两个,还被人射瞎了一只眼睛,这种人能当皇帝?

        想着这个,他收了笑声之后,便大声喝道:“谁能灭了那曾英,替朕拿下川东?”

        都是要当皇帝的人,区区四川总要先平定的吧?

        可谁知,他的话音一落之后,大殿内顿时安静了下来,并没有人应声。

        张献忠一见,顿时脸色有点不好看了,当即又喝问道:“谁能灭了那曾英,替朕拿下川东?”

        川东其实不只有曾英,还有一个石柱土司在。不过,大西军上下,就当那不存在了,谁也不提。

        事实上,石柱白杆军连年征战,能战之兵消耗甚多,根本来不及补充。秦良玉的兄弟、儿子、儿媳全都战死沙场。因此,白杆军的兵力已经很少了。张献忠入四川的时候,秦良玉就领兵阻击,却因为寡不敌众。

        可就算如此,张献忠进四川之后,也不敢去招惹秦良玉,派人去进攻或者招降她,就当她不存在。

        张献忠又喊了一遍之后,大殿内竟然还是没人应声,顿时,他就怒了。

        他正要发飙之时,却见底下一人抱拳大喊道:“末将愿往,灭曾英,平定川东!”

        张献忠听到,闻声看去,却见是都督张广才,不由得大喜,当即承诺,等张广才凯旋之时,封王以待。

        之后,没人再提不愉快的事情,大年三十就在你好我好中这么过去了。

        ………………

        庐州府城,同样是一群人一起过年,虽然未称帝,但是文武两列,排场和张献忠相差不多。

        李自成高举酒杯,向左右笑道:“皆赖诸卿同心协力,明年当灭明国皇帝,兴我大顺!”

        以牛金星为代表的文官,以及以刘宗敏为代表的武将听到这话,皆是举杯回应,大声道:“明年当灭明国皇帝,兴我大顺!”

        怎么灭了明国皇帝的计谋已经敲定,就等着年后天气好转,就领兵向应天府进发。

        虽然今年不算顺利,可明年算是一切都在掌控之中了。

        不过,有时候就是这样,得意之时便会有不好的事情发生,也就是祸兮福之所倚!

        这不,他们正开心过年,展望来年时,就有人来打扰了。

        “殿下,娘娘的信使到了,说黄虎把我们在四川的地盘都给抢了。”

        李自成一听,顿时就不高兴了。

        四川乃是天府之国,他如何会不在意?

        之前的时候,他已经打下了川北之地,等于是向四川插了一脚进去,觉得可以了,就先领大军把明国灭了再说。结果没想到,明国没有灭掉,在四川的地盘竟然被张献忠给抢了!

        这就等于张献忠在背后捅了他一刀,如何能不恼!

        大堂内的文官武将,顿时纷纷痛骂起张献忠的不仗义。

        不过要说不仗义的话,李自成其实也毫不逊色的。甚至真要说的话,人家张献忠可没有明目张胆地火并别人。而李自成这边,火并了罗汝才、革左五营、小袁营等等,不要太多!

        军师宋献策没有参与这种没有意义的辱骂中,而是皱着眉头想了一会之后,便向李自成奏道:“殿下,微臣观之,怕黄虎是有意汉中,进而图谋秦地!”

        大势上,李自成算是看得比较清楚的。一听宋献策的话,他就立刻意识到,这是极有可能发生的事情。

        毕竟,张献忠了解他,他也了解张献忠。

        因此,他皱眉一会之后,便立刻传旨给高桂英,让她派明国降将,熟悉汉中的贺珍镇守汉中。

        刚安排完了这个事情,就又有人来打扰了,不过这一次,却是白旺派往东边的探马回报。

        “明国皇帝驻军扬州府,杀当地官吏和大盐商,遇风灾时派兵救灾,而后过江前往应天府,皇帝座船于江心沉没……”

        李自成等人听着,一开始倒也不稀奇,不就是追赃助饷么,这个他们熟悉,不过听到后来时,听到皇帝座船于江心沉没,顿时就震惊了。

        不只是李自成,包括其他人,纷纷开口打断了探马的禀告。

        “什么,皇帝的船沉了?”

        “我的娘啊,竟然会有这种事情?”

        “这么天寒地冻的,掉江里怕是没法活了吧?”

        “……”

        以前的时候,当今皇帝在他们的印象里,大概是个不辨忠奸的昏君,但是经过这一年的交手,他们不管服不服气,都不得不承认,当今皇帝真得非常厉害,是个难以打败的对手。为此,连挖人祖坟这种招数都不惜用出来。

        结果没想到,他们竭尽全力想要干掉的明国皇帝,就那么死了?

最新小说: [综英美]北京人在哥谭 他掌心的小月亮 陈羽唐芷汐 奥术征程 我在异界抢信徒 第一仙君怀崽了[女尊] 重启之源计划 射手末世行 待以君王 夫人要离婚,偏执薄总秒变忠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