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笔趣阁 > 历史小说 > 刘备的日常 > 1.169 白玉之精

1.169 白玉之精

第(1/2)页

蒲桃美酒,斟满夜光杯。
        酒泉夜光杯,采祁连山“酒泉玉”精工雕琢而成。造型多样,玲珑剔透。抗高温,耐严寒,酒烫不炸,酒冷不裂,碰击不碎。如在夜晚,对皎月斟杯,杯体生辉,光彩熠熠。
        河西四郡,素有“金张掖、银武威、玉酒泉”之称。酒泉夜光杯历史悠久,享誉海内。早在穆天子时便有记载。时,西域献“夜光常满杯”。传言“杯是白玉之精,光明夜照”。特别当杯中斟满蒲桃美酒时,月下波光粼粼,煞是好看。穆天子,圣颜大悦。下令重赏使节。夜光杯从此诞生,也因此得名。
        推杯换盏,把酒言欢。酒过三巡,菜过五味。再仰首,主位已空。
        门下督郑泰,起身罢筵,代主送客。
        与会来宾,尽兴而归。乘幕府马车,出关首,绕肩关,赴西坂陇右大使馆。馆中精舍,美轮美奂。重楼飞阁,好似天上人间。三十六部东羌,三十六部杂羌,十二部氐酋,卢水义从胡酋等,陇右各部豪帅,皆常驻馆中。
        罗马使节,圣火祭司阿奇丽娅,被蓟王留宿云霞殿,自不出意外。
        “希雷娅何在?”圣火祭司星眸流转,顾盼生姿。贵为蓟王座上主宾,让习惯被权贵围绕的圣火女祭,意气风发。
        “女御长已安寝,圣祭请随我前往客舍安睡。”引路宫人,乃钟存羌女。为大月氏裔。
        古羌,其实是陇右许多不同族群的统称。有着各自不同的文化、传统、习俗、服饰、语言等。唯一相同,皆逐水草而居,善驯养家禽。故而。“古羌人”与后世羌族,并非同一概念。早在上古时,殷人便把西方许多部落,统称为“羌方”。
        换言之,钟存古羌,亦包含许多不同部落,乃至不同人种。
        那么问题来了。判断族群归属,是根据血脉传递,还是文化传承。
        后世,关于匈人和匈奴人的争论,甚嚣尘上。
        双方争论的焦点,乃是双方基因差异很大,但习俗相近。事实上,通过基因来判断族群归属,其实是西方“血统论”的延续。所有据此而得出的结论,归根结底,皆属于血统论范畴。
        那么。若羌人是陇右不同族群的统称。出身东胡的匈奴、鲜卑、乌桓,是否又是不同时期,农耕文明对草原文明的不同称谓呢。据此再上溯到神话时代,女娲造人时,是否有一个“通用模板”,而后不断人为干预基因异变,于是诞生出五花八门的种群呢。
        换言之,若只论血统,则万法归宗。华夏皆为女娲后代,本不分彼此。
        于是在刘备看来。匈奴人与匈人的争论,其核心乃是:东西方两种思维方式,普世价值观,以及“文明话语权”的对立与冲突。简言之。族群的划分,究竟是唯血统论,还是文化认同。亦或是,兼而有之。
        《左传·成公四年》:“史佚之《志》有之,曰:‘非我族类,其心必异。’楚虽大,非吾族也,其肯字我乎?”
        本意为:不是同家族之人,必不与我同心。
        后经放大,“族类”成为“族群”的代称。
        何为“我族类”。刘备倒觉得,“着汉服,行汉礼;说汉话,书汉隶”的羌户,亦“我族类”。
        言归正传。
        “凹”字形关首,东西偏

(本章未完,请翻页)

最新小说: 神豪的万界之旅 拐个仙界男神当老公 赤心巡天 我有一个不祥之物 九霄神剑 都市妖孽战神 诸天领主空间 宿舍组团闯末世 温暖你伤 斗罗之天使与堕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