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笔趣阁 > 历史小说 > 刘备的日常 > 1.54 蓟国四师

1.54 蓟国四师

第(1/2)页

“中山国何人主政?”刘备问道。
        “中山相姓张名纯,乃渔阳豪强。”右国相耿雍脱口而出:“两千石官位,乃是数年前入西邸,用两千万足钱买来。”
        “张纯?”刘备似有些印象。却一时也想不起来究竟是何人。应是个一笔带过的小角色。
        刘备却也不敢大意。令二位国相严密监控。正值多事之秋,太平乱军,即将席卷大江南北。若有人趁机举事,火中取栗。亦符合常理。
        太平到七月便已事发,为何要到十月才能举事。好比军马未动,粮草先行。联络、后勤、统筹管理,皆需要时日。且又是提前举事,太平道散布八州,仓促间又如何能一呼百应。
        三个月举事,足间邪教密谋许久,组织强悍。
        与蓟国不同。中山国乃国相主政。中山王无权干涉。只享有食俸。刘雉年少继位,也乐得清闲。整日逗留西林赛马场,与新任河间王刘陔、安平王刘续为伍。
        后又有甘陵王刘忠、常山王刘暠、赵王子刘赦加入。号称六国联盟。
        六国中五国,皆是今汉世袭藩国。唯有甘陵国乃是新封。
        甘陵国本为清河国。高帝始置,桓帝建和二年改为甘陵国。
        六国皆距蓟国不远。同属冀州。事实上,除去巨鹿郡、魏郡、以及被除国的渤海郡,冀州皆是藩国。
        诸侯王遍地的冀州,竟是太平道的老巢。可想而知,国政糜烂到何种地步。
        这些皆与刘备无关。毕竟不是自己的封国。想管亦鞭长莫及。
        见过已经两岁的嫡长子刘封,刘备这才想起还有一事悬而未决。便是为嫡长子请少师。
        少师,辅导太子之官。春秋时楚国始置。今汉并为沿袭。只因今汉诸侯王权受限。且光武立朝时崇尚节俭。后宫嫔妃都减去数等,可想而知诸侯国仪制,会被删减去多少。
        陛下既放权给刘备。国内之事,刘备便可自决。
        蓟国少师,自然是四位学坛祭酒。
        择吉日,刘备在蓟王宫举行大典。已经能蹒跚学步的蓟王子刘封,跪地行礼,拜四位大儒为师。
        文武列队,百官出席。如此大的场面,只有两岁的蓟王子,竟能全然不惧,随国令士异,一字一句用清澈的童音,向几位少师答礼。
        满朝文武,惊奇之余,亦更加欢喜。蓟国后继有人。
        位列在黄忠和黄盖之后的关羽、张飞二人,更是眉开眼笑,喜不自禁。
        张飞言道,大哥文武双全。侄儿岂能学文不学武。以后定要把俺这一身本领,通通传去才好。
        关羽笑着摇头:大嫂号称剑绝,又岂会藏私。
        张飞这便醒悟:二哥言之有理。
        蓟国少师,秩二千石。
        四人轮换,往来宫中,为蓟王子传道授业解惑。平日无需上朝。若上朝,当位列文官之首。
        足见蓟国尊师重道。
        蔡邕初来楼桑时曾说:国将兴,必贵师而重傅。
        此句出自《荀子·大略》。
        蔡伯喈一语成谶(yīyǔchéngchèn)。如今蓟国日新月异,欣欣向荣。
        不正是兴盛之兆。
        四位大儒既官拜少师,学坛祭酒一职更要卸任。十余载风雨兼程,传道授业,劳苦而功高。楼桑学坛人才济济,卧虎藏

(本章未完,请翻页)

最新小说: 神豪的万界之旅 拐个仙界男神当老公 赤心巡天 我有一个不祥之物 九霄神剑 都市妖孽战神 诸天领主空间 宿舍组团闯末世 温暖你伤 斗罗之天使与堕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