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笔趣阁 > 历史小说 > 刘备的日常 > 1.88 皆有所属

1.88 皆有所属

第(1/2)页

“置之死地而后生。”目送司马芝远去,宿贼欣然一笑:“少年不错。”
        “大哥何以知之?”便有宿贼上前问道。
        “众人皆逃,独他守在老母身旁。便是置身死地也。”宿贼答道:“裹缠蒲轮为后用,乃知可侥幸得生也。”
        贼人纷纷醒悟:“因知大哥不会杀他,故才先缠好蒲轮。”
        “此去必是陇右。”贼酋龇牙一笑:“兴许,日后还会与司马少年相遇。哈哈!”
        “杨大哥莫非……还敢领我等杀向陇右不成?”众贼无不咋舌。陇右大震关上,正虎踞一杀神。烧香拜神,求不遇到亦是侥天之幸。如何还敢自送门前。作死的,得有多不耐烦。
        便有人嘿声一笑:“我等白波,纵横河东。便去一趟陇右,又有何不可!”
        杨奉亦笑。这便领李乐、韩暹、胡才等人,打马而去。
        趁云霞殿大摆酒宴,问过数位氐酋,原来梯田,并非刘备首创。
        如他所知,梯田来自阪田。刘备又称其为陂田。
        《诗经·小雅·正月》有“瞻彼阪田,有菀其特”之句。阪田的出现,必然早于创作该诗的西周幽王六年(前776年)前后。足以说明,约三千年前,华夏便有了“阪田”,这一梯田雏形。
        汉时又见“区田”。《汜胜之书》:“区田以粪气为美,非必须良田也。诸山陵近邑高危倾阪及丘城上,皆可区田。”
        区,间也。区田,便是将一大片土地,划分为若干田块,以便进行精耕细作,集约管理。于是,因地制宜,因势利导。在丘陵、谷地、陡坡上筑起高低错落、上下起伏的田块,便是最初的梯田。
        见蓟王将信将疑。便有氐酋,上呈“彩陶梯田明器”,给刘备一观。言,此乃他离世后,陪葬之物。此物,便是描绘时下山寨氐人,以梯田栽种水稻之情形。
        只见。该陶田,丘形狭斜,丘与丘相接如鱼鳞。将氐人依崎岖不平的山岭,修造梯田之情形,描绘的栩栩如生。该明器右上角,还有一长方形高台,台上垒有田埂纵横交错的稻田,与台下稻田呈明显级差。此,便是今汉稻梯的缩影(后世有实物出土)。
        氐酋甚至把随葬明器,取来一观。刘备焉能不信。试想,氐人居于陇坂之间,并无平地可耕。将荒山丘陵、河谷陂地辟为稻田,亦是常理。
        换句话说。融入汉族的氐人,或最早创造出梯田。
        挺好。
        高山辟为茶园。低丘垒成梯田。虽说陇右只得‘一分田’,却可向群山讨要。然随不断挺进西北,地势渐高。赐支河曲、赐支河首以西,天寒地冻,五谷绝迹。若再想向西羌深处挺进,刘备须寻着传说中,能耐极寒的“青稞麦”。
        奈何,天不遂人愿。煌煌天汉,未能将国土推进到喜马拉雅山下,实在是遗憾。
        刘备想试试看。
        为何如此执着于那片高原冻土。只因西羌一直未能汉化。总有羌人野性难驯。趁乱避入高原深处,不愿融入大汉。待过度繁衍,饥不择食,又会倾巢而出,抄掠大汉边郡。如此反复,长久为害。刘备断不能允许,毗邻大汉有一座不断暴兵的野外巢穴。
        “凡日月所照、江河所至,皆为汉土。”蓟王英雄了得,自

(本章未完,请翻页)

最新小说: 神豪的万界之旅 拐个仙界男神当老公 赤心巡天 我有一个不祥之物 九霄神剑 都市妖孽战神 诸天领主空间 宿舍组团闯末世 温暖你伤 斗罗之天使与堕落